首页

 > 

学习提分

 > 

教师俱乐部

文章详情

教学设计的三个聚焦点

教学设计的三个聚焦点——以肖培东执教《祝福》为例

什么是语文教学设计?西北大学朱德全教授对此定义到:“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的水平和需要,在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教学重点的基础上,对文本内容重组和转化,有序并系统地安排教学诸要素,使之形成教学预设方案的过程。”①由此可见,学生在课堂上能否开展有目的、有成效的深度学习,是判断这节课教学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下面,我以肖培东老师在全国“鲁迅作品教学专题研讨会”上执教的《祝福》为例,对其在教学设计中呈现出的几个显着特征进行简要剖析。不当之处,还请指正。

一、课堂描述:

先是确认教学起点。肖老师问:“文章都看过吗?你都读出些什么?”从几个学生的回答与课堂反应来看,课前的读书不太充分。此时若直接进入这篇小说的课堂教学,有较大困难。

于是,肖老师借助”鲁迅作品教学专题研讨会”现场的主题标语,展开第一个教学环节。他说:“读懂鲁迅作品,弘扬鲁迅精神,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下面,请大家静静地读文本,想想小说中写到了祥林嫂哪些事?划出你觉得有韵味、有意思的句子”。在这一教学指令下,学生回到文本。其间,肖老师巡堂检视,时而和个别学生轻声交谈。课堂很安静,学生进入专注的阅读状态。这个“读”的环节共计有十分钟。

接下来,肖老师启动这节课的第二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迅速梳理了祥林嫂的人生经历后。老师问到:“鲁迅塑造祥林嫂有没有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的?”一女生站起来,读了小说第三段中的外貌描写,“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仿佛木刻似的”。对此,肖老师追问到:“哪一句让你印象特别深刻”?该女生读到:“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里,肖老师没有刻意纠正她在“间或”一词上出现的语音和停顿的错误,只是再次大声范读了这句话,并指令学生齐声朗读“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将教学内容立刻聚焦于“眼睛”。随后,请学生依据祥林嫂人生经历的时间顺序,找出、划出小说中描写祥林嫂“眼睛”的语句,并引导他们从语言表层,逐步深入挖掘其中蕴涵的人情世态。由于上一环节的充分阅读,在这一环节中,师生对话明显走入佳境。最后,肖老师归纳到,“鲁迅先生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让我们再读读这些写眼睛的文句”。学生和老师开始一起朗读。这一环节历时十五分钟。

在上述“聚焦眼睛”的环节充分展开后,为把学生的理解推至更深更广处,肖老师启动了第三个教学环节,他问到:“这一双眼睛写尽了祥林嫂的苦与悲。契诃夫曾说,‘在小说中,是没有多余的东西的,这篇小说除了多次写到眼睛之外,还能从哪些方面印证契诃夫的‘没有多余的’”?问题提出后,肖老师引导学生再次回到小说的字里行间,去体味感知小说中哪些“不是多余的”。学生对此表现出高涨的学习热情,前后有十几个学生相继表达了自己阅读体验。肖老师认真倾听,又利用有效的追问不断调节学生发言的流向,对他们的回答进行积极的评价。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交流对话愈渐精彩。如一个男生说到:“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祝福’的鞭炮声,不仅在结构上首尾呼应,同时还让我想到了鲁迅的一句话,他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我要再加一句就是,这美好的东西毁灭后,世界没有因它而改变”。此时,对于《祝福》这篇小说的丰富内涵,学生已经产生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教学设计的三个聚焦点

为了直观,下面,我用一个表格来进一步分析肖老师执教《祝福》的教学流程,如图所示:

《祝福》教学流程(实录)

教学设计的三个聚焦点

教学设计的三个聚焦点

从上述教学流程的分析中,我以为,在开展《祝福》这篇小说的教学设计时,肖老师主要有以下三个聚焦点。

聚焦点一:立足“教什么”,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

就单篇文本的教学而言,“教什么”是指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即这节课我期望学生到哪里去。以小说的阅读教学来看,“教什么”有很多选择。比如是教小说阅读鉴赏的方法,还是教与小说主题相关的各种阐释?如若教阐释,是把教参乃至各种习题的结论简单地搬到课堂,还是把学术界、研究者的各种阐释呈现给学生,甚或仅就是教师讲述自己对于小说的所谓个性化解读?这其中区别很大。所以,正因为对于“教什么”在认识和判断上存在差异,使得即使是同一篇小说的教学,也会呈现出样式各异的教学形态。

仔细分析肖老师的这节课,我们可以发现,其主要环节的教学内容都集中在文本的阅读上。课堂上,他以各种方式引领学生去“读”小说。如第一个环节是十分钟的“关注祥林嫂的人生事件”的文本重读;第二个环节则是聚焦于“眼睛”,抓住与其相关的几处细节描写,对语言细微处进行深入的品读;第三个环节又围绕“没有多余的”,或着眼整体,或关注局部,或抓文本细微处,对小说中类似“眼睛”一样重复、相似、呼应的地方再次展开探究发现式阅读。在三次“读”的环节中,肖老师都给予学生以明确的阅读指向。因此,这节课“读”得彻底,读得真实,读得有效。

为什么要设计这么多“读”的教学环节?在课堂总结时,肖老师揭示了他的意图:“读小说就是要从这些细小处去读,从小处读小说,就会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发现”。由此,我们可以认定,对于《祝福》,肖老师教的是一种“从小处读小说”的阅读方法。值得思考的是,在这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中,对于小说中“没有多余的”,学生为什么能够产生如此精彩的发现与感悟?即他们“为什么能有这样的解读”?②这正是源于肖老师立足于“教什么”,选择确定了合宜的教学内容。对于《祝福》,他既未力于去讲述学术界对于该篇小说主题的各种“阐释”,更没有展示他个人对于文本的理解。他只意在引领学生,激发学生。让他们静下心,走进文本,用心灵去感知,去体悟小说内在的呼吸和节奏。换言之,肖老师是在“帮助学生建构新的读法也即是新的阅读图式”③。从而“使学生在‘走进’课堂前的起始状态和“走出”课堂后的终结状态之间发生变化”。④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聚焦点二:关注“怎么学”,展开充分的“学的活动”。

加涅认为“教学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是达到终点的一种方式”。⑤那么,语文教学的终点是什么?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从而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所以,教师“教”的形式无论如何多样,目的都应是为了帮助、促进学生的“学”。归根结底,要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发生真实的语文学习活动,使他们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肖老师的教学设计以及他在课堂上的组织引导方式,都充分地体现出这一点。比如,三个核心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都相对集中,都占据了充分的课堂时间;比如,在课堂上,学生对于自己阅读体验的交流分享很充分,尤其是在第三个教学环节中,学生对于小说中“没有多余的”理解可谓精彩纷呈;再比如,对于《祝福》,在不同的阅读指向下,学生在课堂上共有三次充分阅读,使得他们对小说的理解更加深入。更为关键的是,在肖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整节课都在体悟并运用着“从小处读小说”的阅读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这节语文课使学生产生了新的学习经验,把握了一种小说的阅读方法。

在这节课上,肖老师展现了很多看似不起眼,却又耐人寻味的教学行为。比如“大声提醒”,当个别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障碍或谬误时,肖老师就会有意提高自己的音量,对该学生大声地进行提醒、疏导。实际效果却是,其他学生也从肖老师的提醒中及时校正了自己的认知错误。为什么这样做?当然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教师的“大声提醒”使学生个体的学习经验有效地转化成全体学生共同的学习经验。由此可见,在课堂上,教师任何教学行为的发生,比如如何倾听,追问,启发,疏导,评价等,都与学生现场的学习状态相关联,都应是为了促进学生展开更为充分有效的“学的活动”。所谓教无定法,皆是源于学有变化。

聚焦点三:体现认知规律,设计有逻辑“教学流程”。

“流程”的本意是指“水流的路程”。用于教学流程,则是指“教师在单位时间内实施教学时,为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所设计的教学活动顺序”。⑥正如水从高处流向低处,从教学起点到教学终点这一过程的组织和实施也是有方向的,它应该符合一个人学习认知的规律。教学流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具有紧密的逻辑联系,每一个环节都要发挥出它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此,方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组织,有结构,有次序地开展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

教学设计的三个聚焦点

那么,如何判断每一个教学环节是否富有逻辑性?

我们只需作几个简单的追问。譬如;有这个环节,和没有这个环节会带来教学上的何种变化?前一环节是否能为后一环节的开展搭建认知阶梯?每个环节之间是关联,衔接,转换的关系,还是推进,提升的关系?据此,我们可以分析肖老师这节课的教学流程。首先,十分钟深入文本的阅读,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感受,有利于将他们的感受推进到“印象特别深刻处”。接着,再由此衔接聚焦至描写人物“眼睛”的语句,去品读挖掘语言的内在意义层,这促使学生对文本内涵产生深入的理解。这一环节的聚焦和深度思考,又为下一环节“没有多余的”拓展提升搭建了阶梯,使学生能跳起来摘果子,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最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这篇小说的认知理解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整节课主要由上述三个核心的教学环节构成,每个核心环节既相互关联,又步步推进,课堂节奏自然流畅,又不乏精彩的生成,有着很强的内在逻辑性,体现出教师对于学习认知规律的把握。

反观我们日常教学实践,教学过程随意化,缺少条理;教学环节拼接化,缺少逻辑,大多是因为开展教师在开展教学环节设计时,较少地去思考学习认知的规律所致,教学因此显得生硬、教条也就在所难免了。

|(责任编辑:王晓伟)
客服热线:400-1868-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