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提分

 > 

教师俱乐部

文章详情

走向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的3个策略

2019年南京市有一道语文中考题,我抽取其中体现新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描述下的情境问题的部分(如下图),表明新的考试方式已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再停留于线性的、浅层的知识点考查水平。

不单单是中考题,高考题的变化可能更明显。今年江苏省语言运用题最后一题(如下)就引起了热议。

我和几位老师交流,问他们最初看到这道题是什么感觉,他们说一开始看到懵掉了,不知道该如何作答。有老师甚至认为它更像是物理题,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这道题的意义在于:体验性学习非常重要、转变教学行为的评价终端已开始行动。

今年北京市高考语文卷第12题也是之前的高考没有出现过的试题样式。北京在这一领域的探索走在了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命制的前列。

这是一道考查《论语》的题,设计了两个问题:

(1)“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本句中的“其道”指什么?全段表达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这里,“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直接翻译是不能算对的,需要结合《论语》的语境。“全段表达了孔子的什么思想?”这只有学生在《论语》的学习过程中,把握了孔子的核心思想和整体思想后才知道。这种题之前老师们也不训练。

(2)“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得之”应改为“去之”,也有学者认为此句中的“不”字应删去。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解读,分别解释句意。

这种考查方式以前也没见到过,但这是正常的古文学习的路子,今年把它运用到语文试卷上,值得我们高中语文老师关注。有的老师已注意到,我们没有这样教的时候,它已经在这样考了。

一年前我和徐志伟老师开始关注古文教学应该往哪个方向走这个问题,没想到今年北京高考这道题跟我们探索的思路完全一致。

全国卷名句默写看起来要比其他地方的默写命题高明些,其中提供了一些情境,但我认为这仍然只是一种半情境命题。即便如此,它也对我们惯常使用的名句死记硬背教学是一个提醒。

理想的试题情境,我更希望可以是一个答案,也可以是两个甚至更多的答案。如果是两个及以上的答案,那么答案之间的分值也应有差异,答了A句是2分,答了B句就只能1分。名句的默写也不一定非要独立存在,它完全可以放在现代文阅读当中。当然,这可能过于理想,举一个大家易于接受的情境考试命题:

这就是个情境题。目前全国卷名句默写试题的情境再往前走半步,可能就是一个很“地道”的情境题了。

基于素养的考试题,从中高考来看,许多地方都在涌现。这表明,素养评价已在试水,而且已经试到高考里面了,不再仅是专家们的幕后研究,尽管现在呈现还不多。不难预料,在2021年全国高考统考之前,还会看到更多素养型评价试题。

从这些评价来看,素养评价不是不关注知识,而是从素养的角度考查了知识,考查的方式,像前面提到的北京卷第12题,不是以前的死记硬背就能够解决的,高中教师应该多关注这方面的变化。

素养评价呼唤学习任务群教学

评价变了,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也必须转型,由知识教学、讲授式教学走向实践性学习,教师中心走向学习者中心。但如何转型?我们认为根本解决之道就是转向学习任务群教学。

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有四个原则,包括学生中心原则、真实情境学习原则、实践性学习原则、过程性评价+素养评价原则(终结性评价),与此相对立的就是传统的教师中心、知识中心、知识评价。

尤其是真实情境学习原则、实践性学习原则对应的知识中心,这么多年来,我们老师都是讲知识、练知识、考知识,如此反复,已经造成了很多问题。现在看,不是不考知识,而是考知识的方向发生了变化,所以要警惕,要反省。

从知识评价转向素养评价,不单过程性评价要这样,终结性(结果性)评价也要如此。

走向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的三个策略

策略1:
大单元设计、真实学习情境创设、主任务下的项目学习

江苏语文高考试题,从2004年开始到2019年,我发现最典型的情境式命题是2004年的第23题。

书面语的表述,要求转成口语表述:学校邀请徐凡与学生座谈时,你以文学社成员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说:① ② ③ ④

当年有的考生第一句话就答:“徐凡,男……”,这就像主持老师在台上向大家介绍我:“张克中,男……”,是不是不正常?当时一些老师认为这是学生将书面语转成口语的过程中考虑不周全导致的,我倒觉得是考生身在考场,没有将自己置于试题呈现的情境中犯的错。这道题的设计者也许是无心的,但对我们很有指导意义。

关于真实情境创设,更高一层的表述是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的三句话,即要从所思所想出发,以能思能想启迪,向应思应想前进。

主任务的项目学习。比如“我说三国‘一号’人物”这个主任务,下面设计有很多任务活动,所有任务活动又回过头来解决一个大问题(大任务);解决这个大问题的过程当中,学生为完成“我的文学三国”这一项目就需要深度学习,进而引导学生深度阅读《三国演义》这本书。

策略2:
基于教师课堂讲授的教学设计,转向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设计

我曾听一位老师上《与妻书》一课,他设计了一个任务,让我眼前一亮。

教《与妻书》,原来基于教师讲授的教法,先介绍作者、文章背景,然后是文章的实虚词,再后是文言大意,等等。但这位老师一上来,就给学生一个任务:

林觉民给妻子陈意映写了这封信,但我们从来没有看到妻子陈意映到底有什么反应,现在假如你是陈意映,试着给自己的丈夫写一封回信。

这就是很有代表性的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设计。第一,丈夫写了内容丰富、感情深挚的信,作为妻子你在信中是不是该一一回应?因此,如果你给丈夫的回信表达是准确的,你对《与妻书》的理解也必然深刻。第二,你可能考虑得比丈夫还要细,因为你不仅是个女人,还是个妻子,还是个母亲,可能还是家族里重要的儿媳或孙媳,你还要对丈夫说什么呢?……根据丈夫信里的内容写回信,这位老师的设计就是基于学习的教学设计,而且是导向深度学习的。这是它与基于讲授的教学设计差别悬殊的地方。

再如,温州一位老师设计的一个任务“如何拍摄一个保护大象的短片”。任务下提供选项,假如你是偷猎者,你会怎么写脚本?假如你是志愿者,假如你是一棵树,假如你是一头大象,假如你是一名原住民,你会怎么写?这些不同的角度就会让学生获得不同的启示。

从课堂讲授的教学设计转向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设计,必须得转变观念。从教育观念到师生观念,从教材观念到课堂教学观念,再到评价观念全都要转变。由于传统讲授教学的惯性,这对教师是一大挑战。

策略3:
注重过程性评价

看一个写作题:

看到这个题目,很多老师可能会觉得莫名其妙,这不是大学生才写的论文吗?对中学生是不是太苛刻了点?其实,美国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写论文了,让学生写小论文,重在过程,这样的收获是我们眼下600字、800字的作文训练所不能比的。

诗人选择什么样的诗体来表达情感是非常讲究的,李白之所以选择《梦游天姥吟留别》,由他的性格、人生际遇、社会状态等决定,也由诗体的特点决定。让学生从其中的一两个角度来写一篇文章,就是很典型的过程性写作,为什么?因为这是在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完成的,而不是明天要写作文,今天还不知道写什么,甚至要等到早上去学校的路上才拍脑袋想到。而论文式写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进行主题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完成对文本理解的过程。这样的写作过程,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值得所有高中语文老师重视。

客服热线:400-1868-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