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提分

 > 

教师俱乐部

文章详情

如何避免阅读教学走向窄化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阅读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家长所重视,在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当下,阅读教学如何顺势而为?如何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资源供给?

目前,教育界有三个热词:核心素养、传统文化、统编教材。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统编教材是双线主题构建单元内容的,一个是内容主题,一个是语文要素。它既要考虑内容,又考虑训练要素,来进行单元内容的选择和建构。这样来说,我们必须得有一个什么样的意识呢?就不能光有单篇,必须有单元整体把握的意思。还有,现在教材里面特别呼唤语文和生活的对接,和课外阅读的对接。这就是课内外阅读一体化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过去我们主要是研究教材。那么今天,我们不只要研究教材,我们要研究的是如何用教材。如何利用好教材,发挥教材应有的功能?我们为什么要“不止于教材”,而且要研究教材之外很多相关的阅读材料?现在,我们在进行课堂阅读教学的时候,会涉猎到课外的很多相关资料,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我们在融入这些的时候,是基于一种怎样的考虑。

教师要有大视野的备课观

现在,我们的阅读一定不是渐渐地走向窄化,而是要提升阅读量。但是提升阅读量,要去读什么?怎么和课内的阅读形成对接式的阅读?绝不是说我们一呼吁阅读,就撒开手让学生去读。而是要利用我们的课堂,进一步对教材实行开发考证,实施有效的介入,来形成阅读质量的提升。

让学生撒开去读,这样的读缺乏一种联系,缺乏一种思维的支撑,反而不具有发展性的功能,还剥夺了学生不少时间。资料在课堂中的介入,这需要一种大视野的备课观。我们的备课肯定不能窄化为“把这篇课文读懂了就完了”,而要挖掘这篇文章的指向在哪里。这就需要考虑我们融入的资料,要有选择性。我们要围绕着课文的指向去进行一定的开发,这就是资源开发的意识。

比如,刚才我们看到的《迟到》。《迟到》怎么和《教子胡同的故事》联系上了?不是和胡同有联系,而是和“我们如何面对爱”这个问题有联系。师大版教材,这个单元的主题叫“面对错误”。但我听了很多节《迟到》,都指向了“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因此没有单元意识,走着走着就会走偏。“我”面对自己赖床的错误,是赖在床上不去上学,坚持我自己的错误行为,而爸爸面对这样的错误是什么态度?不允许。这就引发了高年级孩子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是看爸爸,还是看问题。这篇文章的走向是学生要会看待生活现象与认识生活中的问题。老师把点打在哪呢?既要理清楚,一个是我面对这个问题的错误,再一个就是面对父母长辈对于我的教育。所以老师再把这个点落在看待问题上的时候,于是就引入了《教子胡同的故事》。《教子胡同》仍然是在谈教育的问题。那么《迟到》实际上也是在谈教育的问题。这两者首先从指向上是合拍了。但《教子胡同》谈的爱是溺爱,而《迟到》谈的是严中有爱。把正面教育与负面教育形成一种组合,就形成了对比阅读。

那么通过对比阅读,建立这样一种整合的优势是什么呢?第一,丰富了学生的思维。因为学生既要看这个,又要看那个。第二,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学生在对比的时候,一说《迟到》,二说《教子胡同》。一说爸爸的爱,二说王氏的爱。学生要形成对比的说。于是语言就变得丰富起来了。第三,延伸了学生的认知。学生通过对比马上对爱就有了一种辩证的认知。

我们通过这样的对比,走向了另一个深入。就是我怎样正确地看待父母之爱。最后当然是走向生活了,让我们想起生活当中那些点点滴滴。最终构建了一个语言发展的环节。

阅读教学既要“望远镜”,也要“显微镜”

作为教师,我们时常应该自省三个问题:

走进课堂前,没有我,学生能做什么?

走出课堂后,离开我,学生能做什么?

走进课堂里,有我在,能为学生做什么?

只有在课堂中实现有效介入,为学生提供连续性、发展性的学习动力,才能更好地促进课内外阅读一体化。

我们要用教材建立起能服务于学生今后阅读的阅读策略。我们要用显微镜寻找埋藏在作者文字之下的作者的灵魂,我们也一定会先用望远镜寻找到前期能够建立对比的材料,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在显微镜之下发现文字下的规律。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的立足点在于建立人物形象,让学生在挖掘人物形象下功夫。文章指向的是人,要把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立起来。指向清楚了,材料寻找就有方向。老师寻找的材料是围绕着鲁迅的生平。这些介绍,或者是评论都和学生认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难点有关系。所借助的资料,助推了鲁迅形象的选取。它是这篇课文身上长出来的肉,而不是你贴上去的皮。

我们备课,也是要先看准单篇,寻找好单篇的定位。然后再去寻求我们要涉猎的辅助性的文章。千万不能本末倒置。什么时候给学生介入鲁迅生平中的事件材料?什么时候给学生介入鲁迅的介绍性材料?什么时候融入别人对鲁迅的评价性材料?时机很重要。这节课给我们提供的是以后我们在教学当中,会有用放大镜看问题的方法,即所谓的资料的丰富、资料的融入。

但是,我们用放大镜看问题,首先要选好点,在哪儿放大,哪儿绝不能放大,甚至有的地方不但不能放大,还得要快走快过。第二,就得想我要放大什么?我的指向在哪里?要让学生有一种什么样的发现?第三,就要考虑资料应用。建议给学生一些半成品的资料,让学生有加工过程,让学生筛选,把材料中的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说明性语言。

以后我们就要考虑,第一,这种课内外阅读一体化,在什么时机产生?第二,针对什么内容产生?第三,先要明确,我针对这个内容指向在哪里?绝不是面面俱到。第四,要考虑我们实现的这种整合要进行怎样的加工。最后还要想到这些材料,要把它分解,分解成几个板块,形成一个用的层次。

资料的整合是为了深入,多篇的整合是为了发现里边各自的不同或发现规律。但它一定是基于前期的单篇的阅读理解然后产生问题之后,形成的进一步的深入,或进一步地对规律的挖掘。所以我们特别关心前期学生阅读到了什么程度?首先要把握单篇阅读的整体,然后建立多篇整体的比较。所以我们不能丢掉对单篇阅读的研究。当然,多篇整合形成关联,这也是一个趋势。这个趋势,以后我们能不能梳理出来规律?走向哪里?捕捉什么样的材料,形成一种对接。

我们不建议所有的文章都要去实现整合,也不建议一个单元里所有的文章都能形成单元整合。所以,我们要更多地分析,往后走要怎样走。

客服热线:400-1868-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