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提分

 > 

教师俱乐部

文章详情

老师如何发现班级中隐藏的欺凌因素?

虽然三令五申,但是学生欺凌现象还是时有发生。

作为教师,对待校园欺凌“防之于未萌”是上策,因此发觉隐藏的学生欺凌因素十分关键。其实,如果教师平时能多留心观察,多关注可能演变为学生欺凌的玩闹行为、学生的不正当行为,关注班级中的“小团体” 以及存在的歧视行为,就有可能将学生欺凌和暴力扼杀于摇篮中。

老师如何发现班级中隐藏的欺凌因素?

在大力推进平安校园的工作中,学校教师对校园暴力及其危害已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但对学生欺凌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直到今天,多数教师仍凭借早年的经验,将学生间引发一定后果的打打闹闹行为简单区分为“玩笑”和“暴力”两种情况,即只要不能被认定为校园暴力的行为,就统统划归为“玩笑、打闹、推搡”。我们有必要通过认真研究已发生的事件,转变教师凭借已有经验形成的观念,把隐藏于“玩笑”与“暴力”之间的学生欺凌问题解析出来,就学生欺凌和校园暴力问题分别制定针对性制度,建立针对性机制,采取针对性措施,以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

01

什么是欺凌

“学生欺凌”是指在校学生之间发生的强势一方对弱势一方进行侮辱性身心攻击,并通过重复实施或传播,使被欺凌的学生遭受身心痛苦的事件。

应该被判定为欺凌萌芽事件的,一定是一方的攻击行为给被攻击的一方造成心理痛苦、精神侮辱的事件。判定欺凌萌芽事件的关键要素首先是被欺凌者的精神感受,其次才是欺凌者的攻击行为。换言之,不能因为欺凌者一方认为自己“非恶意或故意”“没有给对方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而否认发生了欺凌萌芽事件。

对于欺凌萌芽的干预,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防之于未萌”阶段,二是“克之于方萌”阶段。前者侧重点是对学生进行预防欺凌发生的正面教育,并通过关注特殊学生群体,防止一般性玩笑、打闹升级为欺凌行为;后者重在对涉入欺凌萌芽事件学生的批评教育,并通过对已明显具备核心要素的过分的玩笑、打闹行为进行干预,将事件控制在一般性玩笑、打闹性质范围内。

某小学低年级A同学、B同学都坐校车上学、放学,A同学坐校车时,B同学说“这是我的位置,你不许坐”,并且B同学在一段时期内经常这样说。校车老师虽然对B同学进行了教育,但由于不是学校老师,B同学也不理会。A同学开始害怕B同学,不敢接触他。

此案例中,“身心攻击、遭受痛苦”的要素还没有鲜明地呈现出来,但已经具备雏形。此种形态的事件即属于“欺凌未萌”事件。“欺凌未萌”的特殊性质在于倘若教师不加以教育性制止,此类事件很有可能会演化为学生欺凌事件,教师的责任就是要“防之于未萌”,不使其发展为学生欺凌事件。一些有经验的教师,通过入微的观察,还能够在一般性玩笑、打闹中发现学生间存在的有可能会向激化方面发展的情况。此类情况亦可视为“欺凌未萌”状态,要通过引导教育化解矛盾,使学生关系保持在友好状态,将一般性玩笑、打闹控制在合情合理范围内。

某寄宿小学的高年级学生不让低年级学生在晚间洗漱时使用热水,低年级学生一使用热水就遭高年级学生打或骂,低年级学生感到害怕。

此案例中,“身心攻击、遭受痛苦”的要素已然初步显现,具备了学生欺凌的雏形,已可将之判定为欺凌萌芽了。对于在此阶段的事件,可称之为“欺凌方萌”事件,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克之于方萌”,对涉入欺凌萌芽事件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不使事件发展为标准欺凌事件。

对“欺凌未萌”和“欺凌方萌”概念的把握,存在于教师对学生间从一般性玩笑、打闹向标准欺凌过渡的动态判断过程中,是教师采取有效教育措施预防学生欺凌行为发生的重要环节。

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要做到“防于未萌”,这就要求学校教师在增强防范意识的同时,还应掌握必要的方法发现班级中隐藏的可能导致学生欺凌事件发生的因素。与发现真正的、既成事实的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不同,预防阶段重在发现班级中容易诱发欺凌事件的隐藏的学生欺凌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同伴关系、学校环境、大众传媒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学生性格和心理上的较大差异,这些差异有可能成为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发生的导火线。

老师如何发现班级中隐藏的欺凌因素?

02

要留心发现隐藏的学生欺凌因素

隐藏的学生欺凌因素往往潜伏期比较长,因而不容易被发现和处置。由于学生已经对这些因素习以为常,教师通过批评与惩罚很难将之消除,反而还会有导致学生自暴自弃或报复他人的可能。而对这些隐藏的学生欺凌因素,如果教师放任不管,必然会破坏友善班级的建设,使学生缺乏安全感甚至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发现隐藏的学生欺凌因素并不是给班主任增加额外的教学和管理负担,而是班主任了解班级学生学习和生活状态、建设友善班级的一项重要工作。班主任不应忽视发现隐藏的学生欺凌因素的重要性。

1.了解班级学生的“另一面”

一些学生往往有不为班主任所知的“另一面”,无论是性格还是行为都会与班主任所认识和了解的有差异。例如,很多受班主任信任的班干部往往会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孤立某位同学;在班主任面前唯唯诺诺的学生,可能私下里是张狂的“小霸王”;等等。这些所谓学生的“另一面”,班主任是无法通过正常的班级管理或学生活动发现的。这就要求班主任通过一定的办法了解学生的“另一面”,进而针对具体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2.有利于建设友善班级

一些学生会在班级中形成“小团体”,“小团体”会成为他们孤立其他同学的依托。一般情况下,教师能够意识到“小团体”的存在,但对于“小团体”往往无计可施,一味批评反而会导致其内部越来越团结。这就要求班主任掌握正确的方法劝说“小团体”内部的核心成员,使得“小团体”在建设友善班级中发挥正面、有利的作用。

3.增强学生的反欺凌意识

教师在了解并发现隐藏的学生欺凌因素的基础上,可以针对具体因素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或班会,提醒大家注意并预防这些隐藏的学生欺凌因素,通过正面的引导和教育,引起班级学生的注意,达到增强班级学生反欺凌意识的效果。

03

如何发现班级中隐藏的学生欺凌因素

1.关注潜在的欺凌行为危险因素

学生欺凌事件中的欺凌者往往具备许多共同特质,当此类学生出现不当行为时,教师需要给予格外的关注与重视。在班级生活中,此类学生的行为或表现往往会具有以下特征: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较差;常常违反校规校纪;喜欢争强好胜,嫉妒心较强;个性冲动,容易与同学发生冲突;在自己的小团体中处于“领导”位置。

如果教师发现此类学生在班级中与同学发生冲突,需要给予其格外关注,了解其行为动机,切忌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责罚与批评,否则容易造成此类学生对教师的怨恨和对同学的报复。

2.关注可能演变为学生欺凌的玩闹行为

欺凌行为应具备“以强凌弱、身心攻击、重复实施、遭受痛苦”这四个要素,因此学生间的一些冲突行为、打架行为或相互起没有恶意的外号,是不能被视作学生欺凌事件处理的。

教师需要关注那些有可能演变为学生欺凌的打闹和玩笑行为,具体有以下行为表现。

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攻击性行为,往往在身材、年龄、性格、班级地位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强势。

给同学起了带有侮辱性的外号,并以此取笑该同学。

因为与某同学生气,要求自己的“小团队”或好朋友不要与该同学来往。

损坏某同学的物品后,不认错且拒绝道歉。

经常说脏话并辱骂同学,但并不以为然。

发现上述行为,教师必须予以重视,除了对当事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还应调查事情发生的经过,进一步判定该事件是否可能演变为学生欺凌事件。如果存在演变为学生欺凌事件的可能性,则需要按照欺凌萌芽进行处理。

老师如何发现班级中隐藏的欺凌因素?

3.关注学生的不正当行为

教师应关注那些存在异常行为的学生,其异常行为的后面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原因。例如,想引起教师或同学的关注、彰显自己的力量或权威而出现的不正当行为,由于嫉妒或厌恶引发的报复行为,自暴自弃的行为,等等。

为引起注意的不正当行为。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同学的关注和认可,而有些学生则通过不正当的行为引起教师和学生的关注。如故意捉弄同学、随便拿同学的物品、大声喊同学外号引起其他同学的哄笑、向同学投掷垃圾等,这些行为都会引起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如果教师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将会导致该学生默认不正当的行为是一种引起别人注意的好方法,进而得寸进尺,演变为欺凌萌芽。

为彰显力量或权威的不正当行为。部分学生会通过违反班规、打骂和孤立同学来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权威,证明自己在班级里的重要性。例如,让同学为自己服务、不让其他同学跟某个同学一起玩、打自己看着不顺眼的同学等。学生这些行为的最初目的是彰显自己的力量或权威,如果教师仅对其予以简单的批评,并未进行正确而有效的干预,那么学生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行为,反而可能会为达到目的变本加厉,使此类事件成为学生欺凌的萌芽。

报复行为。一些争强好胜的学生,遇到在某些方面比自己优秀的学生时容易产生挫败感,会心存嫉妒之意,有的就会伺机报复被嫉妒的同学。这一萌芽刚被发现时,教师如果处置不当,就可能导致学生怀恨在心,进而在教师不注意的情况下,私底下对被嫉妒的同学进行长期的欺负,最终导致学生欺凌事件的发生。

自暴自弃行为。当学生自暴自弃时,往往不会考虑自己做事情的后果,也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种情况下,学生由于不开心或愤怒,可能会通过打骂同学来进行发泄。教师如果不了解该学生欺负同学的原因,只是一味地严厉批评,反而会适得其反,甚至会使该学生对学习和生活彻底失去希望,发生自残和自杀的行为。

4.关注班级中的“小团体”

学生欺凌和暴力的一种主要形式就是孤立和排挤,而孤立和排挤往往都是一个群体针对某个或某几个学生进行的,所以教师必须关注班级中存在的“小团体”。此类“小团体”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

(1)趣味相投:班级中学生的共同兴趣、爱好或行为习惯往往是形成“小团体”的先决条件。

(2)同病相怜:班级中常常有这样一类学生,一方面感觉自己不是班级的主流,而是“边缘人”“弱势群体”,另一方面他们内心也渴望被爱、渴望被重视。班级中有这种相同境遇的学生会逐渐走到一起,从而产生“小团体”。

(3)寻求认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往往个性鲜明,但如果教师对其某种个性不予以认可或鼓励,具有这类相同个性的学生就会自发地组织起来,形成“小团体”。

(4)情感寄托:班级中学生的家庭社会背景各不相同,良好家庭环境的缺失使此类学生相互成为感情的寄托,他们相互扶助、述说心事,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感情稳定的“小团体”。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彼此间必然产生交集,也必然会产生合群的倾向,正所谓“人以群分”。因此,学生中存在“小团体”有其必然性。面对这样的“小团体”,教师不必太紧张、太在意,自由选择伙伴、自发组织起来是学生成长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它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儿童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一些负能量的“小团体”对于集体而言具有一定危害性。它们轻则会削弱大集体的力量;重则会处处与教师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作对,降低班主任的威信,对良好班风的建设十分不利。班集体建设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一旦出现这样的“小团体”,教师就要予以充分重视。

5.关注班级中存在的歧视行为

学生在班级中所处的生活环境可看作一个小型的“社会”,由于家庭背景、身体特征和性格特点等方面存在差别,学生间有时会出现歧视行为,如排斥、嘲笑、捉弄甚至人身攻击等。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行为或语言中隐藏的歧视行为,进而放松警惕,导致学生间出现不和谐的情况。因此,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学生歧视行为的信号,杜绝类似情况的发生。

厌恶情绪。当一个学生的言行、表现引起周围同学反感时,该学生就有可能遭到不同程度的歧视。对这种现象教师若没能找到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就会造成学生歧视行为的出现。如果条件不具备,则厌恶的情绪不会立刻导致歧视行为的出现,但它会隐藏下来形成隐患,伺机待发。

认知偏见。班级中学生成长的环境大不相同,学生对人和事情的认识因此也大相径庭,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往往会演变为认知偏见,进而转变为学生间的歧视行为。

价值观差异。价值观差异体现了不同学生看待事物的方式、方法以及过程、结果的差异。例如,A同学被打了,B同学将事情告诉了教师,有些学生认为B同学是见义勇为,而有些学生则认为B同学是向教师打小报告。这种价值观的差异最终会导致B同学受歧视。久而久之,就没有人再向教师报告此类事件,这个班级的班风最终就被彻底破坏。

面对学生间的歧视行为,班主任一定要对症下药找到歧视的症结所在,弄清楚这种歧视行为是“闹着玩,开玩笑”,还是“有意为之,故意捣乱”,抑或是“看热闹,瞎起哄”,还是因为某些原因施以报复。教师调查清楚歧视行为的原因后,应保护被歧视学生,可以在班级活动中创造机会使其有出色的表现,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这样,其他学生就会因为教师的行为而对被歧视同学产生亲切感和尊重感。

教师发现班级中隐藏的学生欺凌因素是将学生欺凌和暴力扼杀于摇篮中的最好时机。上述介绍的各类隐藏的学生欺凌因素,教师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或多或少会接触到,但多数教师只是就事论事地去解决问题,甚至一些教师不以为然地认为只是学生间的玩笑和嬉闹,从而错过了最佳处置时期,为日后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的发生埋下了祸根。因此,学校和教师在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的过程中,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多留心观察,及时处理类似隐藏的学生欺凌因素,做到“防于未萌”。

再完美的预防措施也无法彻底消除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这也是欧美发达国家在研究和治理学生欺凌和暴力多年以后,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还时有发生的重要原因。处于青春期的中小学生,行为和心理上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其行为具有大量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家长必须掌握应对欺凌萌芽和标准欺凌的方法。

客服热线:400-1868-652